您的位置:www.b16.com > 调查研究 > 正文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研究
http://www.hooeng.com/  (2016-09-08 17:15:42)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网站
分享到: 更多

作者:刘晓华 程林顺

【摘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状况及其行为特征,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养成,要求我们理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实质,深入分析影响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因素,推动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工作机制,大力发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把握能力,是当前统战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家精神的实质

(一)基于智慧的政治把握能力。要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把握政治形势,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修养,坚定政治信念,明辨政治是非,增强政治认同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的国情,确立坚定执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把握能力。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在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涌现和成长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在加强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同时,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的典范。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很多有海外学习背景,容易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影响,要特别加强对他们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爱国敬业的光荣传统。

(二)基于动力的社会责任感。一般认为企业家社会责任就是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家庭、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环境和对社会的责任,构建起与利益相关者共存共荣的生态圈。企业家都是有着宏大目标并且为了实现它而不懈追求的优秀人士,目标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要准确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成就事业,必须通过合法的、具备社会责任的手段达成,因此而形成对所履行职责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正是对事业目标追求的无限责任,成为企业家的不竭动力。社会责任是社会群体赋予个人的某些职责,社会责任造就个人意识并形成个人压力。企业家就是在压力面前不退缩,善于把压力变为动力的一群人,他们把压力和责任作为适应和改变生存环境的动力,无比敬业而享受工作中创造的乐趣。

诚信经营是企业家的责任,也是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素质,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诚信是商业活动的社会伦理底线,企业家在发展事业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摒弃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诚信守法、注重声誉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那些践踏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的“企业家”迅速垮台,问题就出在缺乏诚信守法的企业家精神,从而既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也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守法诚信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企业家们也要以积极的行动服务和回报社会。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竭力回报社会,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全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投身慈善、助学、光彩事业。

(三)基于本能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就是指克服因循守旧的心理,在思维方向上标新立异,在旧事物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和产生独特新颖的新成果的活动。创新是成为企业家的本能行为,包含生产流程创新、产品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等各种技术模式平台创新都是企业家艰苦探索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他们敢为人先,具备超常规思维或反常规思维,敢于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勇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和失败,艰苦创业,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企业不断出奇制胜和发展的过程,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就是以别人未想到的新思路、新点子、新策略、新方法谋求企业的发展,就是以非常规的方式配置企业的有效资源,就是基于对时机的准确把握和精准执行力,快速找到稍纵即逝的机会,通过智慧的研判形成企业决策,达成企业创新目标。任何企业,不论其在行业中地位如何,都需要不断创新、变革,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许多著名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阿里巴巴、华为、海尔等知名企业,都是因不断创新、变革才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制约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因素

(一)法制环境公正程度制约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法律制度及对产权的保护力度对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很好地保障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财产权和知识产权,恶劣的法制环境则会抑制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甚至还会诱导企业家从创新创业等生产活动转向寻租,企业家会把大量精力放在非生产性寻租活动中,去寻找靠山疏通关系、企业财务数据造假、欺诈上市圈钱及大肆挪用资金等,破坏营商的法制底线。法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投资者投资权益,也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生产经营。公正公开的法制环境下,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光靠找政府,更不会试图通过违法手段来解决矛盾。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遇到政府工作人员故意刁难、吃拿卡要或不作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不公正执法是对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最大损害,严重影响着企业家精神作用的发挥。要健全以公正为核心原则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和合法权益的保护,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原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守住法律底线,要把守法经营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等违法的事情不能做。

(二)市场经济规则公平性影响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市场经济规则的完善与否对企业家精神发挥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一些地方为自身利益人为制造障碍,搞潜规则、暗箱操作、利益输送,是对市场公平竞争明规则的严重破坏,当然也会束缚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这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净化市场经济生态,理顺市场经济秩序,还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本来面目,把被破坏了的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扭转回来。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没有市场规则的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进而滋生消极腐败,腐蚀社会风气,败坏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如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就给国家产业信誉造成极大损害。

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才是企业家存在的根本。当代中国企业家缺乏的不是赚钱的能力,欠缺的是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赚钱不是企业家的终极目的,而只是实现其事业的手段。要通过制订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企业家绝不能靠破坏市场公平规则,靠商业贿赂、欺诈欺骗和“山寨”产品来发展企业,这是很危险的投机行为,是不可能长远的。

(三)政商关系互动效应影响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政商关系不清不白极大制约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特别是官员的腐败行为会导致企业家创新创业成本倍增,从而严重阻碍企业发展壮大。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商之间正常交往是必须的,这种交往应该是君子之交,政商交往要相敬如宾,而不是勾肩搭背,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红顶商人”之间的那种寻租型关系,也不能搞成西方社会大财团和政界之间的那种合谋型寡头政治的游戏,更不能通过搞掂乃至要挟以实现特殊利益。

新型政商关系应是建立在“亲”、“清”基础上的良性互动关系。所谓“亲”,对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坦荡真诚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所谓“清”,就是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增进政府对企业的了解和信任。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使政府与企业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三、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工作机制建设

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工作机制。

(一)筑牢理想信念。结合统战工作特点,鼓励、支持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调查研究、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等实践活动;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的志愿者活动和其它公益活动、义务劳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觉悟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感受和情感愉悦,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最直接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强化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探索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完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选拔、考核、培养、推荐的工作机制,加强分层次教育培训和指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注意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联等组织中都要有一定数量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地位,提供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畅通有序政治参与渠道,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影响、在荣誉上有体现,鼓励、支持、激发、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培养、造就一支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领导,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

(三)激发“双创”干劲。创造有利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氛围,做好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沟通工作,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尤其是通过宣传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代表人物先进事迹,扩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社会影响,塑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新形象。既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敞开心扉、回眸成长,畅谈这些年来实现成功和发展梦想的经验和体会,又要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既要鼓励他们抓住机遇,融入“双创”大业,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又要教育引导他们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担负起社会责任,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梦想贡献力量。

(四)开展法制宣传。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坚定信心”为重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依法经营、依法治企、公平竞争,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和企业形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内部构成多样,素质参差不齐,在少数人中还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甚至严重的不法行为,需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严格依法规范企业行为,在市场竞争中做合法、守法经营的带头人,以实际行动推动依法治国,为创建法治、平等、规范的经济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新更好发展。在统战部和工商联的引导下,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工作机制,不断培育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提升其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力,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双创”大业的领行者、扶贫攻坚的参与者、依法治国的实践者和勇于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